11.荷花淀
来源: | 作者:www.lzgang.com | 发布时间: 2014-12-23 | 1424 次浏览 | 分享到: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对小说反映的主题作深入理解。随着文学评论的日益成熟,人们对《荷花淀》有了多元的解读,教师可引入各种观点并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开放的、创造性的思维。
2.了解小说通过景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独特艺术风格。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3.学习整体领会的阅读方法,品味小说散文式的艺术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通过景物、对话和细节描写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独特艺术风格。引导学生感悟本文人情美与自然美,着重鉴赏本文对传统小说的突破,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多种风格文学作品的能力。
2.学习整体领会的阅读方法,品味小说散文式的艺术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学习整体领会的阅读方法,品味小说散文式的艺术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引导学生了解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教学过程 改进创新


教法一
一、导语设计
阅读小说时,最吸引我们的往往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环境的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却常常被我们忽略。其实好的环境描写也同样是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上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孙犁笔下的战争并没有选择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景象,而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月白风清、湖美花香的如诗如画的画面。
二、具体赏析
1、小说开篇就有几处环境描写,请大家找出来读一读,体验一下该如何读。并找一找写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请学生朗读有关片段。朗读指导,语调应柔美、舒缓,忌沉重、急躁。
写了银白色的月光,凉爽的院子,湿润润的、柔滑修长的、又薄又细的苇眉子在女人手中跳跃,女人身边仿佛洁白的雪地、云彩的席子,薄薄透明的雾,和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整个画面的色调是洁净的、清新的。接下来,作者抓住明月、薄雾、清风、荷香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宁静、温馨、安详、恬静优美乡村夜晚。让我们仿佛置身与如画如诗的白洋淀了。
2、在这样一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中,作者为何开篇营造这样一种环境呢?
明确:作者开篇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的氛围,如诗如画的景物,这正是白洋淀迷人之处,也是白洋淀的普通农人热爱依恋的。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对家乡的情感自然渗透到环境描写中,那么联系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文送夫杀敌到助夫杀敌的情节是水到渠成的了,可见开篇的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而且为小说奠定了明丽的基调和浓郁的抒情风格,同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张本。
3、开篇的环境描写是主人公水生嫂第一次出场,而后文又没有对水生嫂的外貌进行细致的刻画,我们能不能通过水生嫂第一次出场的环境描写想象补充一下她的肖像外貌呢?
学生讨论:水生嫂应该是个温婉细腻、勤劳能干的乡村女性形象。身材不会臃胖,也不会"骨感"。衣服也许已经洗的发白,但仍然整齐。头发清爽利落,眼睛伶俐有神。需要特写的是编席子的一双手纤长灵活。
为什么我们在这段环境描的烘托下塑造出水生嫂这样的外貌特点呢?下面老师也提供一段以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角的环境描写,大家再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示例:明晃晃的太阳升到头顶,院子里燥热的很,知了在树上吵个不停,还没劈完的柴横七竖八散落一地。女人站在院子当中,手上握着一把沉重的锈迹斑斑的斧子,顶着烈日高高地抡起斧子劈柴,木屑在她身边四溅。不久在她身边就劈好了一堆,她抬头用袖子擦了擦汗,听到院外传来几声狗叫。
学生思考:这段从内容上原文相似,都是农村妇女的劳动场景,却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女性形象:泼辣强悍。
为什么环境描写会对人物形象塑造有影响呢?我们回到原文找一下原因:
学生讨论:小说中环境的特点鲜明,有形"又薄又细""薄薄透明的雾"、有境"凉爽""干净""湿润润"、有色"银白的世界""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有味"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些元素不仅构成了人物活动环境的画面,也投射到了人物的身上,使得环境的氛围特点成为了人物形象内在特点的外化表现。环境可以烘托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貌,暗示人物的命运。
4、如果说前面赏读的是月夜下的环境描写的话,文中还有两处集中的白天的环境描写,这两处时间相差不多,能否互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互换,第一处写得优美、轻松,表现人物当时的心情。凉风拂面,人的心情舒畅;湖面广阔,人的心胸也开阔起来。在此时的情境中,女人们忘记了未遇丈夫的不痛快,朝着愉快的事情想,不久又说笑起来了。在蓝天碧水间,一叶小舟在水面上轻轻飘荡,水声悦耳,笑声清脆,和上下文很好的切合相应。
第二处能否在此处换成《荷塘月色》的博喻"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不能,这里的情节充满了战斗气氛,环境描写预示将要发生的战斗。把"密密层层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把高高地挺出来"粉色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段文字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而且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不仅如此,对荷花的形象传神、充满寓意的描写,还暗示着白洋淀妇女们的成长路途--昔日粉妆的女人们,也将成为保卫白洋淀的战士。而且作者用散文诗的笔调写战斗,没有客观具体地写敌我双方实战的场面,而是写妇女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小结: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三、比较扩展
这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小说《祝福》,其中也出现了许多环境描写,我们对比一下两篇小说的环境描写的异同。
学生讨论:
同:小说开篇都进行了环境描写,同样为小说情节的展开奠定了一个基调,同时也暗示了人物命运的发展。在情节发展是和情节切合照应多次出现,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而且深化了主题。
异:从具体环境氛围看,《祝福》是阴沉、压抑的,因此也暗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荷花淀》则营造了明丽、恬静的自然环境,也暗合了人物命运、情节发展。
从环境描写类型看,《祝福》除了自然环境,还用了大量的笔墨营造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而《荷花淀》中更多的是诗化的自然环境描写。
四、风格小结
我们在把孙犁的作品和同样写乡村的作品(如《祝福》)比起来,不光环境描写极具诗情画意,人物、人情也是美好动人。即使是战争,在孙犁笔下也淡化了残酷,展现除了独特的乐观豪迈的诗意。
这逐渐形成了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风格秀雅、隽永,有"诗体小说"之称。
五、小结
六、作业
一个干练的现代职业女性或男性,或一个刻苦或散漫的高中生为主人公设计一段环境描写,要求能够反映人物特点、利于情节展开,200左右。


补:教法二
一、感知课文,理清结构
1.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二、赏析课文
(一)赏析景物描写:(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1.鉴赏课文第一部分的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赏析第1、3自然段,其他几段由学生完成。)
①听课文配乐朗诵,运用声、画手段创设情境。
②学生自由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其中意境。
③学生用自己的话描摹画面,并说一说听(读)这段文字后的感受。(温馨、宁静、和谐、安详)
④学生思考讨论:战争是残酷的,八年抗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作者却给我们描绘了如此恬静优美的环境,这合乎情理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学生寻找类似景物描写的语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培养鉴赏能力。(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作点拨。)
3.朗读品味。
(二)鉴赏人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对话"。
1.朗读后精讲"夫妻夜谈",总结分析人物的方法。
①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②抓对话中的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嗯"等;
③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
2.摹拟分析
①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对话并表演,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多媒体投影,提供范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分析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对话。
②细细品读(听朗读录音或由学生分角色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三、品味创作
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作业练习:
1.片段练习: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人物对话,要突出人物个性。
2.课后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嘱咐》,理解其中的"水生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