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善良
来源: | 作者:www.lzgang.com | 发布时间: 2014-12-23 | 1061 次浏览 | 分享到:



    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倡导"善良"品性  2.学习了解随笔的写法
教学重点:善良"过了时"吗?
教学难点:随笔的写法和善良美好而深刻的内涵
教学过程 改进创新
一、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安排时间预习课文,排演短剧《善良归家》。
二、导入
1.请同学们用两分钟写出一个人最宝贵的五种品质,引出"善良"。
2.观看短剧《善良归家》请同学们抒发感想。
三、解题
1.阅读课文,请说说文章的文体。
明确: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采用第一人称,一般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语言朴实无华。
2.回顾旧知:
⑴议论文三要素是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
⑵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⑶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四、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意义
经历了十年动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在过分强调斗争的年代,善良的伦理道德淡薄了,缺失了。王蒙在一场场政治运动中劫后余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善良,而是更加感到善良的可贵,升华了对善良的认识。
五、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观点
1.运用议论文提炼论点的方法,找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明确:我喜欢善良,不喜欢凶恶。
2.根据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本文思路。
明确:
提出问题(第1-4自然段):针对善良似乎过时,善良往往被看着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分析问题(第5-11自然段):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比,强调了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表明观点(第12自然段):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2.梳理全文结构
(1):善良过了时
(一) 破  树靶子
  善良                     (2):善良不足恃
驳:(3)(4):我们不能
以凶恶之心对待一切         (三)(12)我喜欢善良
(5)~(7)善良的作用(或力量)
(二)立
                  (8)~(11)善良的内涵
六、重点研读
(一)研读第一部分
1.现实中,一般人是怎样看待"善良"的?作者对这些看法持什么态度?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明确:
一是"早就过了时"--被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取代:为利益可以放弃善良;是否有实力、才干比善良与否重要。作者并不认同这一看法,由"似乎"一词可以看出。
二是被看作"愚蠢"--两个寓言故事作为证明。作者对此提出一连串的疑问,从中体现出作者的反对态度。
2.作者是怎样层层追问的?
明确:
层层追问如下:
那些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人当中,有多大比例是毒蛇或是恶狼?
为了有限的毒蛇和恶狼,不惜将一切视为恶狼,是一种什么疾病?
我们以对待毒蛇和恶狼的态度对待过的人中,有多少是真正的毒蛇和恶狼?
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并非毒蛇恶狼的人,我们成了什么?
(这样的层层追问是王蒙语言的一大特点,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3.小结:这部分针对现实中一般人对"善良"的错误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以一连串的质疑表明自己的态度,引人思考,继而转入下文对"善良"的论述,这种写法叫先破后立。
(二)研读第二部分
1.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用这一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对比论证。(找出所在段落)
第五段力量对比:善良稚弱--凶恶强大(尽管善良常败,但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进而阐述了善良的作用)
第八段结果对比:善良得弘扬--凶恶被压缩(从道德、意义上阐述善良的内涵和外延)
第十一段心态对比:善良者坦荡--作恶者惶惶(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
对比论证作用:使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使论证更深刻、更吸引,更有说服力。
2.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第6自然段论述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
明确:
运用排比:第一组排比,层层深入地表现了人们对善良的态度。第二组排比,充分展示善良的功能作用。
3.运用排比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
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会增加文章气势和说服力。
七、合作探讨,加深理解
我们刚才一起对本文的论证思路和主要的论证方法进行了讨论,然而本文一些句子在理解发面还有一定的难度,将你不懂的句子画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1.为什么说"她(善良)属于人,她属于""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明确: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因为"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善良是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的,所以它是具有力量的,是光明的,因而能够在每败于凶恶一次的同时,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获得另一种意义的胜利。
2.为什么说"善良也是一种智慧,""一种快乐,一种乐观"?作者是否有进一步的阐述?
明确:
第10、11自然段进行了阐述:  善良是与成熟、超拔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它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 善良者能坦然、安心地面对现实,并永远不丧失信心,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乐观。
3.为什么"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
明确:
小孩子是由于天真,不谙世事而善良。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是出于对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自觉而善良。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对社会发展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自以为是,闹出许多可悲的事来。如"文化大革命"时"阶级斗争扩大化",故而最不善良。
八、课堂讨论
1.你阅读过关于善良的文章及名言吗?
2.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善良的行为?
3.你的善良有没有获得过别人的感激与称赞?你的善良有没有换回料想不到的恶报与嘲讽?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4.你觉得当今社会是否该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
关于善良谈谈自己的理解。
善良是人的天性,有了善良,寒冷的冬天也会春意融融,有了善良,整个天堂就会向你俯就,是的,每当头顶的浩淼蓝天传来云雀的嘹亮的歌声,每当鹤群飞越过平原湖泊,奋力飞返那遥远的故乡,每当挺拔的松树枝头雄鹰展翅盘旋翱翔,我心中便渴望善良,我心中便渴望向上,向前,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九、拓展练习
十、课后延伸
1.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2.当面临人生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如何选择?除了为善与不为善之外,我们又面临哪些道德上的困境呢?
作业练习:请大家结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两难困境,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