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池诗词
青玉案•桂林山水
来源: | 作者:lzgang | 发布时间: 2022-07-16 | 541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玉案•桂林山水
文/梅池

平生幸得灵川宿。桂竹郁、三花馥。怕是瑶池曾仿筑。

白云出岫,断崖飞瀑,芳草迷仙鹿。


玉绸百转收兼蓄,秀影千姿碧添绿。浴日漓江鹰抖腹。

岸边村妇,洗箕濯足,遥唤渔人速。





青玉案:

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中原音韵》注“双调”。《太和正音谱》 注“高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中吕引子。韩淲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句,名《西湖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仄平平。仄仄、平平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楼花院,绮窗朱户。惟有春知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空题断肠句。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试问閒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调以贺词、苏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若张炎词之叠韵,李弥逊、吴潜、胡铨词之添字,李清照词之句法小异,曹组词之句法小异又添字,毛词别首之摊破句法,赵长卿词之减字,赵词别首之句读参差,皆变体也。但诸词中,有前段第二句六字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六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七字,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有前段第二句六字不折腰,后段第二句或七字、或八字者。亦有前段第二句五字者。又有前后段第五句或押韵,或不押韵者。各以类列,庶不混淆。
此调后段第二句例作拗句,如欧阳修词“爭似家山见桃李”,程垓词“别后谁吟倚楼句”,高观国词“入画遥山翠分黛”,吴文英词“不忍轻飞送残照”,南北宋人皆然。又此调后段起句,宋词俱“仄平仄仄平平仄”,惟黄庭坚“烟中一线”词“别恨朝朝连暮暮”,“恨”字、上“暮”字俱仄声,“朝朝”二字俱平声。第二句,宋词俱“仄仄平平仄平仄”,惟曹冠“烟邨茂樾”词“枝上莺歌如解劝”,“如”字平声,“解” 字仄声。前后段第三句,宋词俱“仄仄平平平仄仄”,惟石孝友词“剪剪霜风落平野”、“别后知他为何也”,“落”字、“为”字俱仄声,“平”字、“何”字俱平声。此等句法,宋人间一为之,非定格也,若汇参入图,恐失此调本体,故但详注以备考证。谱内可平可仄悉校所采诸词。


梅池:

平生幸得灵川宿【宿:第十二部(仄),第十五部(仄入)】 押韵(第1组韵)
仄平平

桂竹郁

三花馥【馥: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平平

怕是瑶池曾仿筑【筑: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平平仄

白云出岫

断崖飞瀑【瀑: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芳草迷仙鹿【鹿: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仄平平


玉绸百转收兼蓄【蓄: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仄平平

秀影千姿碧添绿【绿: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仄平平仄平

浴日漓江鹰抖腹【腹: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平平仄

岸边村妇

洗箕濯足【足: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遥唤渔人速【速:第十五部】 押韵(第1组韵)

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