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 □□一、导入新课 □□1.引语: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艺苑撷英 □□通过《春晓》这首诗引领学生学习基本的朗诵技巧。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读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当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教材也搜集了不少经典的诗歌。 □□3.活动形式:自由组成小组。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4.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四、活动实施 □□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训练或比赛。评出优胜奖。 □□五、拓展运用 □□从优胜组中选择两个同学为班级朗诵《春乡诗情》(可放在第二课时) □□六、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诵诗歌; □□2.预习第2课。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略 |
小学语文
公
众
号
联系电话:13923313362(微信)
QQ:546230019
公众号:中职实用语文/小学语文精讲精练
刘志刚老师工作室 www.lzgang.com
粤ICP备13056388号-1 名称:我的天地
中职语文
公
众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