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善于思考,创新求变
来源:www.lzgang.com | 作者:刘志刚 | 发布时间: 2013-08-14 | 2242 次浏览 | 分享到:

方法总比困难多。谁都会碰到困难,聪明的人常常沉着冷静,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改掉怨天尤人的坏习惯,学会顺应形势,灵
活处理眼前的问题。




□□
今天中午,我趴在教室睡觉,只见一只蜜蜂正不断地用头撞击玻璃,嗡嗡作响。我心里暗笑,因为它只要稍微向左右挪一点点位置,就可以完全摆脱玻璃的阻隔。为了让这个执拗的蜜蜂早点脱离困境,我拿起书本轻轻把它扇走,然后闭目养神。当我第二次睁开眼睛,我发现刚才蜜蜂呆过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黑点,再定睛一看,竟是一只苍蝇,只见它一动不动,等我抬起头来,它便倏忽远逝。不知不觉,我倒佩服起苍蝇的聪明来。
□□记得前段时间,我陪妈妈一起坐公交车去亲戚家玩。在回来的时候,妈妈发现不够零钱乘车,就拿出了一张百元钞票让我拿到便利店换点零钱。因为要赶公交车,我急匆匆地来到第一家便利店,看到柜台的中年妇女,我开口便问:“阿姨,帮我找一点零钱好吗?”那位阿姨笑着说:“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也缺零钱,你到别处去看看吧!”
□□我二话没说,又往第二家跑。可第二家的男店员只顾做他的生意,我一连问了好几次,都不予理睬。我站在旁边等得不耐烦了,气愤地走开了。
□□“总不能把百元大钞投到公交车上去吧!这件事是非解决不可的!”望着远处等待的妈妈,我突然意识到,只要帮妈妈买一瓶矿泉水,既可表达关心,又能把钱找开,这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我赶紧跑到第三家便利店,果然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生活和学习既要有模仿,更要有创新。回忆一下,你有哪些因为运用创新思维而获取成功的事例?



拧不开的杯盖
-----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
□□
□□清早一上班,老总就嚷着水杯盖儿拧不开,几个身强力壮的大学生前来帮忙,但任凭他们使多大劲儿,杯盖就是纹丝不动。
□□大气物理专业毕业的小王说:“沏茶时水是热的,现在凉了,杯里的气压降低,大气压迫瓶盖,所以拧不动。应该用热水泡,使内外气压平衡方可拧开。”
□□老总点头,命人取来沸水泡杯,但还是拧不动。小王沉默了。
□□生化专业毕业的小许说:“我看您这茶杯很特别,可能是它在高温下与塑料盖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种类似碳酸钙的坚硬物质。最好等它完全变凉,使其变脆,方好拧开。”
□□老总默许,众人又取了冷水来冰,但仍旧拧不动。小许也沉默了。
□□材料学专业毕业的小史一本正经道:“我想起来了,有些物质在高温下会变性,这种物质不适合做瓶盖的。老总,您这水杯不会是劣质产品吧?”
□□老总笑了:“怎么会呢?这是我上周从香港带回来的,值一百多块钱呢!”
□□这时,在公司做保洁员的高中生小丽走了过来,她好奇地打量着那个水杯,禁不住拿起来用力拧了一下,没拧动;她想了想,又用力反向一拧,拧开了。
□□众人大为惊讶:原来可以这样拧的,我们怎么没有想到呢?老总更是拍手叫好,并问她是怎么想到的。
□□小丽说:“当你用钥匙打不开门时,你可以用手推,或许门根本就没锁。”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做事的方法往往决定着成功。虽然成功都需要尝试,但花花肠子太多有时反而会让解决问题的方法变得更少更单一,从而使自己陷入被动和局限之中。



□□
知识反不如机智来得重要。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善于思考的人思想急速转变,不会思考的人晕头转向。
□□模仿思维适用于已知世界,创新思维适用于未知世界。
□□一个具有天才和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爱因斯坦)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


□□先认真阅读名人名言,然后选择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看法。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尽量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跟生活中的例子有机结合起来。



故事新编
□□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变革的时代,每个同学都必须树立创新的观念,破除思维中潜在的枷锁,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比如在“曹冲称象”这个故事里,有人认为称石头虽然好,但还是觉得笨拙,称人不是更方便吗?人走上船,尾数用少量的石头计算,就可以省去搬石头之苦了。请大家续编或改编以下故事,要求内容既要有所创新,又要合情合理。
□□1.《龟兔赛跑》□□2.《三个和尚》□□3.《狐狸和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