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大乘佛教,悲智双运
来源:www.lzgang.com | 作者:刘志刚 | 发布时间: 2013-08-08 | 2583 次浏览 | 分享到:





□□1.了解佛教文化,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佛教中的悲智精神;
□□2.引导学生了解《心经》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自觉抵制法轮功的不良影响。

□□1.了解佛教文化,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佛教中的悲智精神;
□□2.引导学生了解《心经》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自觉抵制法轮功的不良影响。

□□1.了解佛教文化,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佛教中的悲智精神;
□□2.引导学生了解《心经》的基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教育学生要学会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自觉抵制法轮功的不良影响。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1.教师讲述法轮功邪教组织对人类的危害事件。
□□法轮功是一种邪教组织,今天我们讲的佛教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38面。
□□二、教学内容:
□□对于佛教,大家了解得多不多?知道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疑问?都可以提出来。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作相应的补充:

□□1.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2. 问:“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着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3.问: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公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Siddhārtha, P. Siddhattha),他的姓是乔达摩(S. Gautama, P. Go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ā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4.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5.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6.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ā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ā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ābhū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7.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吗?

□□答:不是。阿弥陀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佛。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ā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的光明” 。

□□8.问:“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答:“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9.问: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么?

□□答: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卫国(Kapilavatthu,今尼泊尔境内) 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 (Suddhodana),母亲名摩耶(Mqyq) 。摩耶夫人生产前,根据当时风俗,回到娘家去,路过蓝毗尼园(Lumbinq), 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10.问: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Sarīra)就是遗骨,但这个名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骨。

□□11.问:塔是作什么用的?

□□答:“塔”又称“塔波”,是梵语Stpa (P. Thūpa)省略的音译,完整的音译是“萃堵波”,意义是“高显”或“坟”。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为标帜纪念之用的。

□□12.问:佛的涅槃日是哪一天?

□□答: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国则以公历五月月圆日 (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 为佛节日 (Vesqkhq),认为佛诞生、成道、涅槃都在这一天。

□□二、教学内容
□□1.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佛教的本质和核什么是悲智双运?
□□(2)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代表了哪四大菩萨的道场?
□□(3)四大菩萨各代表哪些精神实质?
□□2.讨论并解决问题。

□□三、布置作业:
□□了解《心经》的具体内容

□□第二课时
□□一、话题导入
□□1.了解佛教文化,我们就不能不谈到《心经》。《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含义最深的著作,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以心经为题材进行艺术创作,比如王羲之书法,乾隆御笔等。
□□2.通过预习,你记住《心经》里的哪些句子?能说说其中的意思吗?
□□二、了解《心经》的内涵

人生的大智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摘要)

□□般若是梵语的音译,指智慧。般若对于我们生命的改善有着至关的重要性,没有般若,人就会产生两种困扰:

□□第一、认识上的迷惑。
□□人活在世上,总是在充满着迷惑的状态下生活着: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的认识世界。试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这个问题看来很简单,有人可能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我”就是我。其实这是一个很深奥的问题,你以为“我”是我,请问你究竟以身体为“我”,抑是以思维为“我”呢?倘以身体为“我”,身体乃四大假合,四大解散“我”在何处;如以思维为“我”,思维乃建立在经验及概念上得以延续,并无独立可言。足见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所以在西方哲学中的最高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人为什么活着?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生存在世界上,有许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他们只知沿着前人约定俗成的习惯去生活:上学、找工作、成家、生儿育女、升官发财、享受欲乐,乃至一命呜呼。人类一代又一代的重复着相同的生活方式。说到人为什么活着,其实大多数人都对此很茫然,谈不上为什么。不过,我们假如要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当然还是应当关心:人为什么活着。

□□第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
□□佛经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是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上,可以这么说,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欲是什么?欲是生命内在的希求。有从生理上发出的,也有心理上发出的。因此,欲望有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这两个方面。

□□欲望非常复杂,其表现的形式千差万别,在佛经中简单的归纳为五种,称曰五欲。即色欲,眼睛希望看到漂亮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动听悦耳的音声。香欲,鼻子希望闻到香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美味。触欲,身体希望接触到舒适的环境。

有情生命就是在不停的追逐五欲境界中延续,通常人生所谓的幸福快乐,说穿了,那不过是欲望的满足,当人们欲望满足时,感到快乐,感到幸福。欲望又是没有一定的东西,人类欲望虽然与物质条件有关系,但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满足并无标准,它往往随着物质环境的改善而水涨船高,古人生活条件简单有吃、有住、有穿就能满足;而现在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的欲望也随之膨胀。今天的人,并不因为丰富的物质环境而感到满足,他们总是处在不断向外的追求中。

□□欲望使人向外攀求,人类在追逐欲望中,于是迷失了自已。佛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佛陀在林中漫步,这时有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问曰:刚才你有没有看见几个女孩子从这边走过?佛陀问:找她们干什么?这群人说:昨晚他们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可是清早起来时发现她们都跑光了,并卷走了钱财。佛陀于是又反问道:寻找女子、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自己重要?是啊!世人在一味追求外物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去注意自己,并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欲望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给人类带来痛苦。佛经所说的八苦中,求不得苦便是欲望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

□□人类倘要解决由认识上的困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经》曰:“般若波罗密。”“波罗密多”是指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这里的彼岸不是指东方的琉璃世界,也非西方极乐世界,而恰恰是在我们现实的人世。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缺乏般若,我们就会有烦恼、痛苦、彷徨、苦闷、空虚、不安等,这是此岸。我们如果有了般若,能够正见宇宙人生,如理而行,我们就会拥有安乐、祥和、幸福、宁静的人生,这是彼岸。般若能把我们从此岸度到彼岸。
□□三、视频和歌曲播放(根据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1.阅读《心经》的原文和翻译;
□□2.抄写《心经》原文的1至26行。








三、诵读心经

□□补充话题:佛教中的哲理故事

□□(1)为什么弥陀佛总是笑脸迎客,而北面的韦陀却黑头黑脸?

□□相 传很久以前,弥陀佛和韦陀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陀佛热情快乐,所来参拜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地管理账 务,所以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是管账好手,但他成天阴着脸,太过严肃,来参拜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 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陀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韦陀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下,庙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撒草籽——随时、随性、随遇、随缘

□□夏天快要过去了,禅院的草地黄了一片。小和尚对禅师说:“太难看了,快撒点草籽吧。”

□□“等天凉了再撒吧。”禅师挥挥手说,“随时。”

□□秋天到了,禅师拿了一包草籽给小和尚。小和尚刚把草籽撒到地上,一阵大风把草籽吹得四散而去。小和尚心里一急,高声便喊:“师傅,不好了,草籽都被风吹走了。”

□□“没关系,吹走的大多是空的,不能发芽的。”禅师说,“随性。”

□□小和尚把剩下的草籽撒完,又发现几只小鸟前来啄食。小和尚急得直跺脚:“师傅,不得了了,草籽被小鸟吃光了。”

□□“没关系,那么多草籽,小鸟是吃不完的。”禅师说,“随遇。”

□□半夜里,突然下起了滂沱大雨。小和尚急忙冲进禅房告诉师傅:“这下完了,草籽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禅师说,“随缘。”

□□十几天过去了,院子里果然长出了青青的小草,而且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