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了解中秋节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艺术才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 □□1.了解中秋节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艺术才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 □□1.了解中秋节节日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展示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艺术才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 □□说明:本教案为活动展示课 □□一、活动准备(根据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选择场景的布置) □□1.教师要讲清目的意义,集思广益优化活动方案,宣布计划和分工,安排各组组长作为联络人,及时了解汇报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进度。 □□2.选定节目以后,要精心排好节目程序,原则上要使节目自始至终有变化,不重叠。然后组成舞台工作人员,如舞台监督、主持人、催场、电器管理员等,分工要明确;场地情况要熟悉,按小组或班级划分出固定的座席。 □□二、活动内容 □□活动开始后,可播放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或二胡曲《二泉映月》,目的是在于创设赏月的情境。活动内容大致分为下列几个环节: □□1.讲月亮的故事 □□世界各地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很多,我国关于月亮的神话就有《嫦娥奔月》《仙兔捣药》《吴刚伐桂》等。至于同月亮有关的故事那就更多了,可让同学们自告奋勇为大家讲述。 □□2.吟诵咏月的文学作品 □□古今中外描写月亮的诗歌举不胜举。伟大的诗人们留下的许多脍炙人口的咏月的诗歌,此时此刻吟诵起来一定会有特殊的感受。可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吟诵咏月的文学作品的比赛,所吟诵的文学作品宜短小精悍。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都是适宜于吟诵的佳作。也可背诵一些名胜古迹的咏月楹联,同时介绍一些有关景致和轶闻。对咏月的文学作品还可进行适当讲解,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3.了解科普知识 □□介绍月亮的科学知识,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简介月亮的构成、历史、阴晴圆缺的原因,以及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等,还可以讲科幻小说对月球是怎么描述的,人类是怎样登上月球的。并可展开联想和想象,提出有关设想。 □□4.欣赏有关反映月光的曲子 □□古今中外与月亮有关的乐曲和歌曲不胜枚举,可让有音乐特长的同学演奏和演唱。器乐曲有:广东音乐《彩云追月》;二胡曲有:《月夜》《二泉映月》;古琴曲有:《汉宫秋月》;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奏鸣曲》;歌曲有:《半个月亮爬上来》《十五的月亮》《弯弯的月亮》《蓝蓝的夜,蓝蓝的梦》等等。如果没有人演奏,也可用收录机来播放这些乐曲。在欣赏的时候,也可讲一些音乐家的故事,同学们一定会兴趣盎然。 □□5.其他 □□此外,还可以请有书法专长的同学当场挥毫,书写与月亮有关的条幅;有绘画特长的同学也可大显身手,描绘以月亮为主题的画面。为合理安排时间,可在其他环节进行的过程中,同时开展书画活动。 □□三、总结内容 □□四、作业布置 □□1.阅读书中有关各地中秋习俗的内容。 □□2.完成“活动拓展”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完成《月球科普知识竞赛题》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三、活动拓展 □□1. □□2. |
小学语文
公
众
号
联系电话:13923313362(微信)
QQ:546230019
公众号:中职实用语文/小学语文精讲精练
刘志刚老师工作室 www.lzgang.com
粤ICP备13056388号-1 名称:我的天地
中职语文
公
众
号